南京市急救中心始建于1956年8月 ,原名南京市救护总站、南京市红十字救护总站,是全国最早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急救中心之一。现位于紫竹林3号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主要承担南京地区的院前医疗急救、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和群众自救互救技能的普及教育任务。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网络医院为基础,实行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市急救中心结合五大中心建设和互联网+技术,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共同构建一体化、立体化急诊急救网络,不断提高医疗急救能力;推动我市率先成为国家和我省首批“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定位”、“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城市,多维度创新性融合发展实现了我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多项零的突破。目前,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共有51个急救分站,88个急救站点(其中7个自管分站),体系内共配有救护车258辆(其中负压型救护车78辆、多人转运车1辆、涉水救护车1辆、物资保障车1辆、指挥车2辆)。2021年,中心受理电话63万个,出救17.9万趟。2022年,日最高出救量达701趟。
中心内设1室5科:办公室、急救管理科、通讯调度科、总务装备科、财务科、质量管理科。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75人,其中事业编人员94人(高级职称21人)。所有“120”急救人员秉承“时间就是生命,岗位就是责任”的理念,严格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或其家属意愿的原则,为老百姓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健委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中心坚持智慧急救的发展思路,通过打造智慧急救平台,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智慧化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院前医疗急救需求。2014年,时任副总理刘延东曾对南京市急救中心智慧急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心打造的智慧急救平台运用了现代互联网+、AI人工智能、4G/5G无线通信技术和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优化院前医疗急救全流程、共享院前院内信息,打通急救绿色通道覆盖的急救及紧急救援通讯和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化的探索和院前医疗急救质控体系的建立有力支撑了中心服务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院前医疗急救全体系、全流程、全人员的动态化和精细化智慧急救管理。
中心也越来越重视夯实急救技能与自救互救技能普及工作,建立了现代化急救技能培训基地,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和江苏省健康教育基地、南京市团校教学基地及院前救护培训基地等。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和传播急救知识与技能,防患于未然,中心依托省市卫健委建立了江苏省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暨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体验馆率先在全国引入急救VR培训,全馆集体验、学习、教学培训为一体,通过宣传展板、视频播放、实物展示、互动参与和现场介绍等方式宣传急救知识、急救技能,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自2016年8月开馆以来,体验馆已接待各类体验者40000余人。体验馆先后被中共南京市卫计委委员会授予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被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心自主开发的急救志愿者软件也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已有成功参与辅助救治案例。
中心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急救应急能力和出救次数在全省同行中位于领先地位。中心有多年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经验丰富的医、驾、调人员,参加过汤山“9·14”特大中毒事件伤者、非典相关患者、“7·28”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伤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救治,圆满完成亚青会、青奥会医疗保障及历届国家公祭日医疗保障等任务,荣获省级青奥会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进集体、南京市工人先锋号、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南京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中心扣紧“防”“转”“救”三个字在疫情防控和城市日常急救两个战场科学应战,高效高质建成南京市救护车洗消中心,建设方案被江苏省卫健委采纳并全省范围内推广,探索出一条有南京特色的院前医疗急救疫情防控新路径,确保了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同时作战、同时打赢,为保障南京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及省市疫情防控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沐风栉雨护健康,闻鸡起舞奋新航。 转眼又到了腊梅飘香的季节,我们满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站在2018的门口,蓦然回首向2017挥手道别。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中心领导班子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广大干部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南京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祝愿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回眸岁月痕履,让人感慨万千。即将过去的2017年,中心在市卫生计生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落实《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要求,以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我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共接听求救电话46.5万个,出救派车14万次,最高出车数478次,日均出车385次,同比上升22.96%;完成“南马”、1213保障、轮滑锦标赛等各类医疗保障74次;新建儿童医院、双闸、江心洲、横溪和永宁等5个急救站点;完成体系内所有院前从业人10期共677人员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建立卒中及心脏骤停等院前医疗急救临床路径;开展普及性急救培训13场共1212人次,AHA基础生命支持培训19场、高级生命支持培训9场,共培训381人;开展对“南马”、“1213应急保障”、世界轮滑锦标赛等相关医疗保障人员培训559人;生命急救体验馆已经接待参观体验学习4895人次,开发虚拟现实院前医疗急救训练系统(VR);何建军和黄宗财车组被省卫生计生行业委员会表彰为“2017年省卫生计生行业党员示范岗”,何建军同志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南京市“践行‘两学一做’好典型”。开展“党徽戴胸前、承诺记心间、模范在行中”主题活动。落实“两个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这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共同拼搏的结果。
展望前程似锦,唤起信心百倍。在这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满怀信心在时间与生命的坐标系中踏着新年的漫天霞光,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再次出发。做好2018年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和《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布局规划》,完善站点布局,推动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缩小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现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发手机APP和心电图无线传输系统,逐步建立区域性急救信息共享平台;积极和医疗机构对接,推动共享信息应用;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和急救处置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南京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健康发展筑牢坚强的组织和纪律保障。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感谢大家为守望生命、呵护健康所付出的真情与艰辛,感谢你们为南京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所奉献的智慧与汗水。披星戴月,风雨兼程,你们默默地坚守在救死扶伤的岗位,兢兢业业地守护在病人身旁;日光月影,青丝白发,见证了你们给病人带来抚慰和健康,为生命带来光明和希望,为市民送上康宁和祝福。这个时刻,中心领导班子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