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急救中心始建于1956年8月 ,原名南京市救护总站、南京市红十字救护总站,是全国最早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急救中心之一。现位于紫竹林3号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主要承担南京地区的院前医疗急救、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和群众自救互救技能的普及教育任务。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网络医院为基础,实行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市急救中心结合五大中心建设和互联网+技术,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共同构建一体化、立体化急诊急救网络,不断提高医疗急救能力;推动我市率先成为国家和我省首批“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定位”、“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城市,多维度创新性融合发展实现了我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多项零的突破。目前,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共有51个急救分站,88个急救站点(其中7个自管分站),体系内共配有救护车258辆(其中负压型救护车78辆、多人转运车1辆、涉水救护车1辆、物资保障车1辆、指挥车2辆)。2021年,中心受理电话63万个,出救17.9万趟。2022年,日最高出救量达701趟。
中心内设1室5科:办公室、急救管理科、通讯调度科、总务装备科、财务科、质量管理科。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75人,其中事业编人员94人(高级职称21人)。所有“120”急救人员秉承“时间就是生命,岗位就是责任”的理念,严格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或其家属意愿的原则,为老百姓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健委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中心坚持智慧急救的发展思路,通过打造智慧急救平台,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智慧化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院前医疗急救需求。2014年,时任副总理刘延东曾对南京市急救中心智慧急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心打造的智慧急救平台运用了现代互联网+、AI人工智能、4G/5G无线通信技术和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优化院前医疗急救全流程、共享院前院内信息,打通急救绿色通道覆盖的急救及紧急救援通讯和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化的探索和院前医疗急救质控体系的建立有力支撑了中心服务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院前医疗急救全体系、全流程、全人员的动态化和精细化智慧急救管理。
中心也越来越重视夯实急救技能与自救互救技能普及工作,建立了现代化急救技能培训基地,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和江苏省健康教育基地、南京市团校教学基地及院前救护培训基地等。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和传播急救知识与技能,防患于未然,中心依托省市卫健委建立了江苏省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暨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体验馆率先在全国引入急救VR培训,全馆集体验、学习、教学培训为一体,通过宣传展板、视频播放、实物展示、互动参与和现场介绍等方式宣传急救知识、急救技能,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自2016年8月开馆以来,体验馆已接待各类体验者40000余人。体验馆先后被中共南京市卫计委委员会授予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被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心自主开发的急救志愿者软件也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已有成功参与辅助救治案例。
中心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急救应急能力和出救次数在全省同行中位于领先地位。中心有多年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经验丰富的医、驾、调人员,参加过汤山“9·14”特大中毒事件伤者、非典相关患者、“7·28”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伤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救治,圆满完成亚青会、青奥会医疗保障及历届国家公祭日医疗保障等任务,荣获省级青奥会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进集体、南京市工人先锋号、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南京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中心扣紧“防”“转”“救”三个字在疫情防控和城市日常急救两个战场科学应战,高效高质建成南京市救护车洗消中心,建设方案被江苏省卫健委采纳并全省范围内推广,探索出一条有南京特色的院前医疗急救疫情防控新路径,确保了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同时作战、同时打赢,为保障南京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及省市疫情防控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望道,你为中国革命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相信,历史不会忘记你。”在热播剧《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陈独秀从陈望道手中接过一叠文件后,难掩激动。这份文件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收藏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这本小册子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以彻底的理论逻辑、富有激情的文字以及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先后在《民报》《天义报》《译书汇编》《德意志革命家小传》《新世界》等书刊上介绍《共产党宣言》及其思想,但都是零星片段式的摘译。对一些急需了解和学习《共产党宣言》的求索者而言,只言片语是不“解渴”的。
1919年6月,《星期评论》在上海创刊,提倡新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激励工人运动。编辑部将翻译《共产党宣言》全文提上日程,开始物色合适的译者。邵力子举荐了一人——“能承担此重任者,非杭州陈望道莫属也。”
为什么选中陈望道?据陈望道之子陈振新介绍,“要完成这本小册子的翻译,起码得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入的了解;二是至少得精通德、英、日三国语言中的一门;三是有较高的语言文学素养。”陈望道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日语、汉语的功底都很深厚,所以获得了邵力子的推荐。
年底,陈望道带着原版《共产党宣言》回到故乡义乌分水塘村过春节,开始以“平时译书五倍的工夫”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了避开人来人往,陈望道躲进了老屋一间僻静的柴房,一日三餐饭菜都由母亲送来。因潜心译书,吃粽子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红糖蘸着吃,非但浑然不觉,反而说“味道甜得很”。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的“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纪念邮票,生动再现了“真理的味道”
“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个怪物就是共产主义。”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斟酌,陈望道敲定了译文中这不同寻常的第一句话。“就这一句话、一个词,他考虑了三天三夜。我父亲当时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这本书翻译出来要让更多人能看得懂,能够通俗易懂。”与其它翻译版本的《共产党宣言》相比,语言学家陈望道的版本言辞通俗而优美,充分展现出“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1920年夏天,上海市拉斐德路(现复兴中路)成裕里的一幢石库门内,印刷机轰鸣不歇。一张张浸润着“真理之味”的纸张被倾吐出来,并装订成册。
由陈望道翻译并带到上海的《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从这个藏在民宅里的印刷厂流向了千万进步青年,点亮了他们的信仰之光。也是在这一年,众多的共产主义小组纷纷在全国各地成立。首版后的六年里,中文首译版相继印行了17版、数十万册。
白色恐怖时期,《共产党宣言》被定为禁书,不准再版,见之即查缴。陈望道被冠以“《共产党宣言》译者”名号,多次险遭毒手。他在给后辈郑振乾的信中写道:“反动派在那白色恐怖时期常把‘共产党宣言’当作我的头衔……要你怕,要你不敢动。不过我这人是不大知道怕的。”
在《共产党宣言》影响下,许多革命青年一旦懂得“真理的味道”,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便愈发深厚。毛泽东曾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共产党宣言》译文出版一百多年后的今天,9000多万共产党人继续追寻“真理的味道”。
现在,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51号的一栋三层小楼里,活跃着一群年轻人。这里是陈望道曾经的寓所,也是如今的《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年轻人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这支队伍由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党员联合组成,专业覆盖文、社、理、工、医各个学科方向,年均讲解达700多场。
作为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博士生钱威丞对《共产党宣言》的感召力有特别真切的感受。据钱威丞回忆,有次他带领新闻学院本科生参观展示馆结束后,一位学弟举起手来说要入党,因为“被马克思主义说服了”。接下来一年里,这位学弟坚持整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论著和文献,分享给钱威丞9.35个G的学习材料,分类清晰、目录齐整。“这是我们这支队伍能为红色基因传承所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