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急救中心始建于1956年8月 ,原名南京市救护总站、南京市红十字救护总站,是全国最早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的急救中心之一。现位于紫竹林3号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主要承担南京地区的院前医疗急救、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和群众自救互救技能的普及教育任务。
中心内设1室5科:办公室、急救管理科、通讯调度科、总务装备科、财务科、质量管理科。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63人,其中事业编人员92人(高级职称20人)。所有“120”急救人员秉承“时间就是生命,岗位就是责任”的理念,严格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或其家属意愿的原则,为老百姓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中心实行“统一调度,分散救治”的运行模式。目前,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共有51个急救分站,88个急救站点(其中7个自管分站),形成了以“急救中心为基础、网络分站为骨干”的“独立院前急救型”模式。整个体系内共配有监护型救护车224辆(其中负压型救护车72辆、多人转运车1辆、涉水救护车1辆、物资保障车1辆、指挥车1辆)。2021年,中心受理电话63万个,出救17.9万趟。2021年,日最高出救量达673趟。
近年来,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健委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中心坚持智慧急救的发展思路,通过打造智慧急救平台,加强院前急救智慧化管理,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院前急救需求。2014年,时任副总理刘延东曾对南京市急救中心智慧急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心打造的智慧急救平台运用了现代互联网+、AI人工智能、4G/5G无线通信技术和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优化院前急救全流程、共享院前院内信息,打通急救绿色通道覆盖的急救及紧急救援通讯和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化的探索和院前急救质控体系的建立有力支撑了中心服务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院前急救全体系、全流程、全人员的动态化和精细化智慧急救管理。
中心也越来越重视夯实急救技能与自救互救技能普及工作,建立了现代化急救技能培训基地,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和江苏省健康教育基地、南京市团校教学基地及院前救护培训基地等。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和传播急救知识与技能,防患于未然,中心依托省市卫健委建立了江苏省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暨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体验馆率先在全国引入急救VR培训,全馆集体验、学习、教学培训为一体,通过宣传展板、视频播放、实物展示、互动参与和现场介绍等方式宣传急救知识、急救技能,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自2016年8月开馆以来,体验馆已接待各类体验者40000余人。体验馆先后被中共南京市卫计委委员会授予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被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心自主开发的急救志愿者软件也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已有成功参与辅助救治案例。
中心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急救应急能力和出救次数在全省同行中位于领先地位。中心有多年从事院前急救经验丰富的医、驾、调人员,参加过汤山“9·14”特大中毒事件伤者、非典相关患者、“7·28”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伤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救治,圆满完成亚青会、青奥会医疗保障及历届国家公祭日医疗保障等任务,并荣获省级青奥会先进集体、南京市文明单位、工人先锋号、三八红旗集体、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中心扣紧“防”“转”“救”三个字在疫情防控和城市日常急救两个战场科学应战,高效高质建成南京市救护车洗消中心,建设方案被江苏省卫健委采纳并全省范围内推广,探索出一条有南京特色的院前医疗急救疫情防控新路径,确保了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同时作战、同时打赢,为保障南京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及省市疫情防控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第一章 供应商须知
南京市急救中心对呼末二氧化碳检测仪进行价竞争性谈判,兹邀请符合资格条件供应商报价。
1、项目内容及预算金额:分包一:呼末二氧化碳检测仪 2台,预算金额:7万元。
2、供应商应当具备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条件,并符合本次采购项目要求的特定条件。
3、报价产品必须是全新、未使用过的原装合格正品,完全符合采购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的要求,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并对来源合法性负责;属于国家强制认证的产品,必须通过认证。
4、本次采购不接受进口产品报价,进口产品是指通过中国海关报关验放进入中国境内且产自关境外的产品。
5、报价应包括交付使用前的所有费用:即货物设计、制造、包装、仓储、运输、安装、调试、培训、技术服务及验收合格之前及保修期内备品备件发生的所有含税费用。采购需求中没有分包的,供应商不得拆分报价;已经分包的,供应商可以选择一个分包报价,也可以选择多个或全部分包报价。
6、供应商应按照询价文件要求编制报价文件,报价文件应对询价文件提出的要求和条件作出实质性响应。报价文件应包含《报价表》、所供货物品牌、型号、规格、配置和技术指标、技术资料或彩页和服务承诺(报价文件不全的按无效报价处理)。属于集成项目的,应有具体实施方案且符合要求等。否则,按照不响应处理。
7、报价应用人民币报价,报价单位为“元”。
8、报价文件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法人证明)、税务登记证复印件、法人代表授权书、开户银行和帐号等相关资格证明文件。
9、投标开始时间是2016年10月31日09:10,投标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是2016年10月31日09:30。
10、报价文件一式四份,正本一份,副本三份,于投标当日密封送至(不接受传真、邮寄)南京市急救中心,地址:南京市鼓楼区紫竹林3号南京市急救中心第一会议室(415室)。
11、评审与成交标准:
11.1 评审:询价小组对响应文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响应程度进行审查时,可以要求供应商对响应文件中含义不明确、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文字错误和计算错误的内容作出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更正,并以书面形式通知供应商。供应商的澄清、说明或者更正不得超出响应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响应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由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或者加盖公章。供应商为自然人的,应当由本人签字并附身份证明。
11.2 成交标准:按照节能环保、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府采购优惠政策规定进行价格折扣后,质量和服务均能满足采购文件实质性要求,且报价最低的供应商成交。
12、特别说明:采购文件中产品品牌或型号,是采购人根据项目所要实现的功能推荐的品牌或型号,并不是限制条件。
13、采购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人:邢艳萍
联系电话:025-83552760-2015
第二章 采购项目的技术规格、要求和数量等
一、采购需求
分包一:呼末二氧化碳检测仪 数量:2台
采购要求:
1、呼末二氧化碳测量
测量范围:0~150mmHg
分辨率:0.25mmHg
测量精度:±10%
2、血氧饱和度
测量范围:0~100%
分辨率:1%
测量精度:±5%(SpO2>70%时)
3、脉搏
测量范围:30~250bpm
分辨率:1bpm
测量精度:±1bpm
4、呼吸频率
测量范围:0~150bpm
分辨率:1bpm
测量精度:±1bpm
二、其他要求:
(一)服务要求:
1、运输、安装、调试:由供应商免费承担,在货物到达使用单位后,供应商派技术人员到达现场,提供安装、调试等服务并协助使用单位组织验收,最终通过用户及有关部门验收交付使用;
2、商检、计量费用:由供应商免费承担;
3、培训:供应商免费为使用单位操作人员提供原厂培训,保证操作人员能够正常使用设备的各种功能;
4、售后服务:
4.1、设备保修期不低于三年,自验收报告确认签认日起,开始进入质保期;
4.2、接到报修请求,维修4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必要时公司应提供应急备用机;
(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1、国家相关品质证明书;
2、操作说明书、维修说明书、电路图本、电气说明书、包括外构件的详细资料。
(三)交付使用时间:合同签订后30天内交货。
(四)交货地点:南京市急救中心指定。
(五)付款条件:货到、安装、验收合格正常运行后一次性付款。
(上述要求供应商必须在响应文件中进行逐项应答,其中打“★”内容为实质性要求,不接受负偏离,否则作为无效文件。如有疑问请与采购单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