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急救中心始建于1956年8月 ,原名南京市救护总站、南京市红十字救护总站,是全国最早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急救中心之一。现位于紫竹林3号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主要承担南京地区的院前医疗急救、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和群众自救互救技能的普及教育任务。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网络医院为基础,实行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市急救中心结合五大中心建设和互联网+技术,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共同构建一体化、立体化急诊急救网络,不断提高医疗急救能力;推动我市率先成为国家和我省首批“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定位”、“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城市,多维度创新性融合发展实现了我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多项零的突破。目前,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共有51个急救分站,88个急救站点(其中7个自管分站),体系内共配有救护车258辆(其中负压型救护车78辆、多人转运车1辆、涉水救护车1辆、物资保障车1辆、指挥车2辆)。2021年,中心受理电话63万个,出救17.9万趟。2022年,日最高出救量达701趟。
中心内设1室5科:办公室、急救管理科、通讯调度科、总务装备科、财务科、质量管理科。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75人,其中事业编人员94人(高级职称21人)。所有“120”急救人员秉承“时间就是生命,岗位就是责任”的理念,严格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或其家属意愿的原则,为老百姓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健委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中心坚持智慧急救的发展思路,通过打造智慧急救平台,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智慧化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院前医疗急救需求。2014年,时任副总理刘延东曾对南京市急救中心智慧急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心打造的智慧急救平台运用了现代互联网+、AI人工智能、4G/5G无线通信技术和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优化院前医疗急救全流程、共享院前院内信息,打通急救绿色通道覆盖的急救及紧急救援通讯和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化的探索和院前医疗急救质控体系的建立有力支撑了中心服务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院前医疗急救全体系、全流程、全人员的动态化和精细化智慧急救管理。
中心也越来越重视夯实急救技能与自救互救技能普及工作,建立了现代化急救技能培训基地,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和江苏省健康教育基地、南京市团校教学基地及院前救护培训基地等。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和传播急救知识与技能,防患于未然,中心依托省市卫健委建立了江苏省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暨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体验馆率先在全国引入急救VR培训,全馆集体验、学习、教学培训为一体,通过宣传展板、视频播放、实物展示、互动参与和现场介绍等方式宣传急救知识、急救技能,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自2016年8月开馆以来,体验馆已接待各类体验者40000余人。体验馆先后被中共南京市卫计委委员会授予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被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心自主开发的急救志愿者软件也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已有成功参与辅助救治案例。
中心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急救应急能力和出救次数在全省同行中位于领先地位。中心有多年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经验丰富的医、驾、调人员,参加过汤山“9·14”特大中毒事件伤者、非典相关患者、“7·28”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伤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救治,圆满完成亚青会、青奥会医疗保障及历届国家公祭日医疗保障等任务,荣获省级青奥会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进集体、南京市工人先锋号、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南京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中心扣紧“防”“转”“救”三个字在疫情防控和城市日常急救两个战场科学应战,高效高质建成南京市救护车洗消中心,建设方案被江苏省卫健委采纳并全省范围内推广,探索出一条有南京特色的院前医疗急救疫情防控新路径,确保了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同时作战、同时打赢,为保障南京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及省市疫情防控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7月19日,南京最高气温冲过了35℃。近日的持续高温不仅让中暑、中风患者增多,车祸伤者也猛增。烈日下的生命救援,显得更急切更紧张。记者跟随120救护车,几个小时内便体味到“时间就是生命”的真正含义。
当天上午10点,记者到达市急救中心设在中大医院的城中分站时,当班医生何建军和他的小伙伴们已完成了4个急救任务,“8:00一上班就接到呼叫,江西路附近一个83岁的老人在家中晕倒了;8:40,又到镇江路附近抢救一路倒女性,她下夜班骑车回家途中,因中暑头晕摔倒在地,左侧肋骨都摔断了……”正聊着,站内的电话响了。
“好,我们马上出发!”何建军边上车边给呼叫120的人回复电话,指挥现场抢救,“病人晕倒有呕吐吗?若有,请将她的头侧过来,以防呕吐物堵住呼吸道造成窒息,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到达。”
记者跟随上车后看到,车内连通120调度指挥中心的显示屏上显示:需要急救的患者倒在了南京长途汽车东站厕所内。
此刻,虽已是上午10点,但市区道路还是较为拥堵。拉响警报,顾不上道路口的信号灯,司机黄师傅一路疾驰。“看,前面很多私家车都在给我们主动让道呢!”黄师傅说,在急救车上工作了41年,见识到了南京这座城市的文明渐进,“以前主动给救护车让道的不多见,这几年越来越多了。”
10分钟后,救护车稳稳停在了长途东站的停车广场。担架工迅速推下担架,何建军拿着急救箱、氧气袋一路小跑,在候车大厅的公厕旁边,何建军找到了晕倒患者,患者在站内工作人员和附近民警的帮助下已清醒过来并可进行简单交流,何建军边问询边给患者吸上氧气,同时拿出血压计测量血压。
“血压是好的,心率也是好的,心脏没有问题。”得知患者没有吃饭,何建军立刻从急救箱中拿出一支葡萄糖让其喝下去,进行相关急救处理后立刻将其送至鼓楼医院。与鼓楼医院急诊医生完成交接后,已是中午11:10。
尽管车内、鼓楼医院就诊大厅内冷气很足,但一路奔波下来,何建军的后背已经湿了一大片,“出一趟车衣服就会湿一次,但我会在工作服里再加一件吸汗衣,否则衣服湿了就会全粘在身上。”何建军指指旁边的担架工,“看,他没多加一件衣服,制服已经可以拧出水来了。”
从鼓楼医院折回中大医院急救站已是11:20,何建军喊小伙伴们赶快吃点饭,刚拎回盒饭还未来得及打开,电话又响起来了:省肿瘤医院一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要急转至中大医院进行抢救。又是一路小跑。此时,道路没之前拥堵,只用了5分钟,就到达患者所在位置。将患者安排好,何建军正准备去扒拉几口饭,电话铃又响了:安怀村附近一患者中暑了。出车、忙碌……回到站内才吃了几口饭,电话铃再次响起:鸡鸣山庄33栋一患者因剧烈疼痛需要急救……
记者下午2:00离开时,何建军的午饭还没有吃上几口。“一顿饭分好几次吃完是常态,有时到下午3:00也没能吃上一口呢。”何建军告诉记者,每到高温或极寒天气,都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一天至少出车10次。
“院前急救很苦,但看到一个个生命被救回来了会觉得无比欣慰。”何建军翻开他的手机短信记录给记者看,“很多被我们急救的患者康复后都会发来感谢短信,再苦再累也觉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