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5月07日

中心简介

    南京市急救中心始建于1956年8月 ,原名南京市救护总站、南京市红十字救护总站,是全国最早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急救中心之一。现位于紫竹林3号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主要承担南京地区的院前医疗急救、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和群众自救互救技能的普及教育任务。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网络医院为基础,实行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市急救中心结合五大中心建设和互联网+技术,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共同构建一体化、立体化急诊急救网络,不断提高医疗急救能力;推动我市率先成为国家和我省首批“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定位”、“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城市,多维度创新性融合发展实现了我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多项零的突破。目前,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共有51个急救分站,88个急救站点(其中7个自管分站),体系内共配有救护车258辆(其中负压型救护车78辆、多人转运车1辆、涉水救护车1辆、物资保障车1辆、指挥车2辆)。2021年,中心受理电话63万个,出救17.9万趟。2022年,日最高出救量达701趟。

    中心内设1室5科:办公室、急救管理科、通讯调度科、总务装备科、财务科、质量管理科。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75人,其中事业编人员94人(高级职称21人)。所有“120”急救人员秉承“时间就是生命,岗位就是责任”的理念,严格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或其家属意愿的原则,为老百姓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健委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中心坚持智慧急救的发展思路,通过打造智慧急救平台,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智慧化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院前医疗急救需求。2014年,时任副总理刘延东曾对南京市急救中心智慧急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心打造的智慧急救平台运用了现代互联网+、AI人工智能、4G/5G无线通信技术和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优化院前医疗急救全流程、共享院前院内信息,打通急救绿色通道覆盖的急救及紧急救援通讯和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化的探索和院前医疗急救质控体系的建立有力支撑了中心服务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院前医疗急救全体系、全流程、全人员的动态化和精细化智慧急救管理。

    中心也越来越重视夯实急救技能与自救互救技能普及工作,建立了现代化急救技能培训基地,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和江苏省健康教育基地、南京市团校教学基地及院前救护培训基地等。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和传播急救知识与技能,防患于未然,中心依托省市卫健委建立了江苏省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暨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体验馆率先在全国引入急救VR培训,全馆集体验、学习、教学培训为一体,通过宣传展板、视频播放、实物展示、互动参与和现场介绍等方式宣传急救知识、急救技能,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自2016年8月开馆以来,体验馆已接待各类体验者40000余人。体验馆先后被中共南京市卫计委委员会授予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被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心自主开发的急救志愿者软件也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已有成功参与辅助救治案例。

    中心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急救应急能力和出救次数在全省同行中位于领先地位。中心有多年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经验丰富的医、驾、调人员,参加过汤山“9·14”特大中毒事件伤者、非典相关患者、“7·28”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伤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救治,圆满完成亚青会、青奥会医疗保障及历届国家公祭日医疗保障等任务,荣获省级青奥会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进集体、南京市工人先锋号、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南京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中心扣紧“防”“转”“救”三个字在疫情防控和城市日常急救两个战场科学应战,高效高质建成南京市救护车洗消中心,建设方案被江苏省卫健委采纳并全省范围内推广,探索出一条有南京特色的院前医疗急救疫情防控新路径,确保了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同时作战、同时打赢,为保障南京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及省市疫情防控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急救服务


  • 培训报名


  • AED网点


  • 车辆甄别


  • 收费标准

便民服务

  • 网站首页 >> 急救新闻 >> 南京急救技能培训在全国率先引入VR技术

南京急救技能培训在全国率先引入VR技术



作者:国立生稿件来源:发布时间: 2018-03-27 15:45:00 阅读量:2360

          为了让公众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南京市急救中心自主研发,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虚拟现实(VR)技术引入急救技能培训,使得体验者可以体验多种虚拟真实状态下的急救操作。

          院前急救虚拟培训系统是传统急救技能培训的升级换代,实现了“VR+急救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开创了全新的急救技能培训模式。它将VR技术融合到生命急救体验馆中,通过VR技术建立虚拟场景,使得体验过程智能化、立体化。体验者通过“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猝死、车祸、触电、火灾、溺水等各种事故现场带来的心理及身体的双重感官印象,让体验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进行体验,用肢体动作与周围虚拟环境进行互动,模拟大型灾难发生、演变、逃生、自救互救、创伤急救、包扎固定、搬运转运、心肺复苏等系统性的急救技能培训。

           今天上午,在急救中心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中,许多小学生率先体验起了急救VR。来自南京市力学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何希玟表示,“以前学习急救知识都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没有亲身体验过,显得很枯燥,也不愿意学,发生意外事件后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通过今天的体验,感觉VR很奇妙,让我完全进入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听到’、‘摸到’,还可以真实地‘看到’,画面里的东西仿佛活了一样,太真实了,我希望以后要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学习急救知识。”

    来访记者也戴上VR眼镜,体验来到了一个篮球场,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经历一个完整的心肺复苏急救过程:一个男子在打篮球过程中突然倒地,不省人世。记者通过交互设备(手柄和手套)把围观人员扒开,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首先判断意识,呼唤不应后,紧接着按照操作提示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5厘米至6厘米……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右手向下压颌部,开放气道。这是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进行吹气。经过几个循环心肺复苏后,系统显示病人心跳慢慢恢复,这时急救车赶到现场将病人送往医院。整个场景不仅亲身“亲历”了,在过程中还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就像是真实发生的一样。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在呼吁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分钟就有一人出现呼吸心跳骤停,但真正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不足1%,在欧美国家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30%。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平均每天1500人以上,基本上每10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心脏骤停而死亡,多数没有明显预兆。呼吸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患者主要发生医院外,当心跳骤停发生后4分钟就出现脑组织损伤,10分钟将发生不可逆的脑细胞死亡,抢救成功率极低,生存率不到1%,远低于美国的12%。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医院外实施心肺复苏(CPR)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研究显示,国内大、中型城市CPR实施率平均仅为4.5%,而这一指标在美国为46.1%,日本为32.2%。

    提升急救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美国人的急救能力和意识之强,就是通过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社会的完整教育培训过程历练而成。与其他公共安全应对能力一样,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普及培训,越早效果越好。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中小学校对急救知识与技能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专业培训教师,未开设专门的急救课程,急救知识普及通常安排在体育课程中,学生急救意识基本为空白。

    南京市急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呼吸心跳骤停者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抢救成功率极低。当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后,身边没有急救人员,很多路人或家属往往由于不懂得急救技术,会很茫然和惊恐,盲目等待“120”而失去急救的最佳时机。

    南京市急救中心副主任魏强表示,根据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我们通过这种全新的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急救技能普及培训,充分发挥了VR场景身临其境,真实生动的优势,有强烈的代入感,引导体验者在各种事故现场学习急救知识,让体验者既感受到惊险,同时又不会给体验者造成任何伤害,从而保证体验者能够更好的掌握急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