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急救中心始建于1956年8月 ,原名南京市救护总站、南京市红十字救护总站,是全国最早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急救中心之一。现位于紫竹林3号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主要承担南京地区的院前医疗急救、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和群众自救互救技能的普及教育任务。
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网络医院为基础,实行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市急救中心结合五大中心建设和互联网+技术,创新急诊急救服务模式,共同构建一体化、立体化急诊急救网络,不断提高医疗急救能力;推动我市率先成为国家和我省首批“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定位”、“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城市,多维度创新性融合发展实现了我省院前医疗急救系统多项零的突破。目前,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共有51个急救分站,88个急救站点(其中7个自管分站),体系内共配有救护车258辆(其中负压型救护车78辆、多人转运车1辆、涉水救护车1辆、物资保障车1辆、指挥车2辆)。2021年,中心受理电话63万个,出救17.9万趟。2022年,日最高出救量达701趟。
中心内设1室5科:办公室、急救管理科、通讯调度科、总务装备科、财务科、质量管理科。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75人,其中事业编人员94人(高级职称21人)。所有“120”急救人员秉承“时间就是生命,岗位就是责任”的理念,严格按照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或其家属意愿的原则,为老百姓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卫健委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中心坚持智慧急救的发展思路,通过打造智慧急救平台,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智慧化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院前医疗急救需求。2014年,时任副总理刘延东曾对南京市急救中心智慧急救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心打造的智慧急救平台运用了现代互联网+、AI人工智能、4G/5G无线通信技术和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优化院前医疗急救全流程、共享院前院内信息,打通急救绿色通道覆盖的急救及紧急救援通讯和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化的探索和院前医疗急救质控体系的建立有力支撑了中心服务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院前医疗急救全体系、全流程、全人员的动态化和精细化智慧急救管理。
中心也越来越重视夯实急救技能与自救互救技能普及工作,建立了现代化急救技能培训基地,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和江苏省健康教育基地、南京市团校教学基地及院前救护培训基地等。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和传播急救知识与技能,防患于未然,中心依托省市卫健委建立了江苏省卫生应急自救互救体验馆暨南京市生命急救体验馆。体验馆率先在全国引入急救VR培训,全馆集体验、学习、教学培训为一体,通过宣传展板、视频播放、实物展示、互动参与和现场介绍等方式宣传急救知识、急救技能,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自2016年8月开馆以来,体验馆已接待各类体验者40000余人。体验馆先后被中共南京市卫计委委员会授予党员教育实境课堂示范点,被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心自主开发的急救志愿者软件也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已有成功参与辅助救治案例。
中心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急救应急能力和出救次数在全省同行中位于领先地位。中心有多年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经验丰富的医、驾、调人员,参加过汤山“9·14”特大中毒事件伤者、非典相关患者、“7·28”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伤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救治,圆满完成亚青会、青奥会医疗保障及历届国家公祭日医疗保障等任务,荣获省级青奥会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先进集体、南京市工人先锋号、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南京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中心扣紧“防”“转”“救”三个字在疫情防控和城市日常急救两个战场科学应战,高效高质建成南京市救护车洗消中心,建设方案被江苏省卫健委采纳并全省范围内推广,探索出一条有南京特色的院前医疗急救疫情防控新路径,确保了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同时作战、同时打赢,为保障南京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及省市疫情防控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重要论述
1981年11月19日
邓小平在会见罗马尼亚政府第一副总理丁卡时指出:现在我们农村的情况最好。农业政策的见效,主要是把权力下放,使生产队有自主权。这几年并没有增加机器,也没有增加投资,但政策对头,农民收入确实成倍增加。农业生产实行因地制宜,尊重科学,同样是一块土地,收入就会增加三倍甚至四倍。工业方面,根据农村的经验,我们也在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加强生产责任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特别是工业管理体制不好,人也太多。现在我们考虑照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要考虑到国民经济的增长率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也要考虑到长远发展的利益,为以后打下更好的基础。
1993年11月19日
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正式会晤时提出,要尊重世界多样性。他指出:我们这个地球上有上千个民族、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发展经历各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各国人民根据各自国情,选择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是合情合理的,应该受到尊重。世界这样丰富多彩,是件好事,并不是坏事。各国和各种文化应该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世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应该正视它、适应它。这就要求各国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发展合作。
1997年11月19日
江泽民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他指出: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观全局,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搞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和深化金融改革,切实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切实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依法规范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秩序;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为金融良性循环创造好的经济环境。十二月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通知》。这篇讲话的主要部分以《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为题,收入《江泽民文选》第二卷。
2014年11月19日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习近平向大会致贺词祝贺会议召开。他在贺词中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他强调,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他表示,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回应了国际社会对网络空间面临重大问题的共同关注。希望与会嘉宾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贡献创见,推动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
2020年11月19日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要全面深化抗疫国际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对外开放,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共创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说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弘扬伙伴精神,密切政策沟通和协调,全面深化抗疫国际合作,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争取尽早战胜疫情,努力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他强调,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第一,我们将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第二,我们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第三,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史回眸
2014年
11月19日-21日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会议确定乌镇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呼吁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17年
11月19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全面完成。
历史瞬间
湖南桑植县刘家坪。1935年11月19日,任弼时、贺龙和关向应从这里率部突围进行长征。